本會簡介
*我們的母校~中西創新學院

 

在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後,澳門特區政府考慮到將來的長遠發展,宣佈將取消實行了數十年的博彩專營模式,把賭權開放,同時會進行投標引入競爭,提升澳門博彩業以至整個旅遊業的質素。當時澳門博彩業的唯一經營者何鴻燊博士明白到隨著賭權開放所帶來的競爭與衝擊,必須要提升原有管理團隊的素質,才能面對即將迎來的困難與挑戰。遂大力支持中西創新學院於2001年成立,以培訓本地博彩業的人才。同時由蘇樹輝博士任職學院的校監,匡扶學院的成立和發展。為了學院在學術及行政上的獨立性和公信力,中西創新學院並非從屬於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或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而是一所自負盈虧的機構,所以中西創新學院能開放給全澳門合資格的居民就讀。曾在一個公開的場合,一位傳媒朋友向蘇博士提問,表示由你們所支持成立的學院,培育的學生卻到了其他博彩公司工作,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嗎?蘇博士當時的回答是,只要他們能為澳門的博彩業作出貢獻,協助提升澳門博彩業的整體質素,我們作為澳門博彩業界的一份子,不是同樣受惠嗎?由此可見蘇博士的廣濶胸襟和遠大目光,同時亦反映出中西創新學院為本地博彩業作育英才的教育理念。


在過去,由於中國人傳統上對博彩業的觀念,鮮有大學畢業生投身到博彩業工作。筆者也和當時的許多博彩從業員一樣,在中學畢業後由於經濟問題無法繼續升學,便通過投考後進入博彩業的大家庭。雖然經濟上得到了改善,但工作時間未具備條件去接受大學教育,始終是心中的一個遺憾。當時在澳門只有東亞大學(現在的澳門大學)一所高等學府。由於博彩業需24小時營業及員工要輪班工作的特性,從業員在工餘時間根本不能報讀傳統的大學,要完成大學課程,只能夠通過函授大學來進修,但由於這種學習方法不適合,所以一直沒有參與。直至2002年中西創新學院正式對外招生,學院明白到博彩從業員需輪班工作的情況,特意不惜工本的首創了同一天內,分日夜兩個時段,教授相同課程的教學方法,因而解決了需輪班工作又要上課的問題,加上公司全資贊助成功入讀中西創新學院的員工所有學費,以鼓勵員工作出自我增值。藉此難得的機會,我們都毫不猶豫地報名並順利的通過入學考試,成為學院首屆的學生。


由於學院的背景,我們首批二百多人的開校同學,佔了九成都是來自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不同職級的管理人員,其中更不乏五十多歲的主管級管理層,真的對應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說話。由於我們大多是資深博彩從業員,有別於一般大學生先在學校學會理論,待進入社會後再實踐所學知識的模式。我們是恰恰相反在透過教授所教的理論去印證日正常工作中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同時由於平均年齡與教授相對較接近,往往與他們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在教授向我們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們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並作出分析比較,這比單純的單向教學,更能掌握當中的知識,更能達至教學相長。在這幾年的大學生涯中,雖然要一邊工作一邊上課,而且在當年公司還未有週假制度,一星期需要工作七天,但一點也不覺辛苦,樂在其中,享受整個學習過程,反而為能一嘗成為大學生的滋味而甘之如飴。


在中西創新學院的四年,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巧,對日後的工作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當中有兩位敎授的影响最為深遠,其中一位是霍啟昌教授,他經常提點我們,作為有識之士,凡事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及以偏蓋全。這說話教曉了我們日後在作出決定時,必須經過多方面的思考及不可只聽取片面之詞,在處理問題時需作深入全面了解,減少誤判甚至錯判的可能。而另一位則是顧良智教授,他經常會問我們,如果發現問題,是否應立刻去把問題解決呢?他的答案是應先瞭解問題是否嚴重,影响有多大,解決的成本是多少,需耗用多少時間和人力物力,再作出決定;另又提點我們凡事都要問什麼、為何及怎樣做。這讓我們明白到機會成本與及日後辦事及遇到問題時,按輕重緩急的先後及對事件分階段進行調研、分析和解決這三個步驟處理。


在上博彩業分析課時,蘇樹輝博士在百忙中也親自敎授了我們寶貴的一課,足見他對我們的重視,而大學畢業以後,很多同學也離開了公司,分散到了澳門不同的博彩公司工作,他們其中很多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並晉升成為高級管理人員。這印證了蘇博士在創校時說,學校培育的人材,會為澳門博彩業作出貢獻,一同提升澳門博彩業素質。

 

 

*燃起那團火~校友會的創建

 

澳門從2003年隨著自由行的出現再加上賭業開放所帶來的機遇,使澳門整體經濟短期內出現急速成長,巿面上百業興旺,不同主題的渡假村酒店如雨後春筍的出現,但有一個共通點內裏均設有娛樂場,因此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澳門博彩業的高速成長期開始,不斷把各行業的人力資源擠進博彩業這個黑洞,但好景不常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出現之後,全球經濟均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基於澳門屬開放而小型的經濟體,容易受外來經濟衝撃,同時由於當時外資所佔的巿場份額不少,在外資帶動下澳門各行各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凍薪或裁員潮,博彩業更是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因此作為博彩從業員的一份子如同大部份人們一樣,產生出需要進修以提升自己去面對競争環境的念頭,遂考入中西創新學院修讀旅遊娛樂管理專業學士學位課程。


四年大學生涯,使我們改變了很多,除了掌握了不同的專業技能外,最重要是改變了個人的思維方式,再不像以往一樣感情用事,遇事能從多角度思考並且理性分析。對於我們來說收穫至深。母校給與我們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時刻想著如何可回饋母校,同時有感於歷屆畢業同學沒有一個平台作為凝聚點,遂有了成立校友會這一構思,同時亦獲得校方積極配合,希望尋回分散四方八面的校友。學院由成立到現在的十一屆畢業生大約有八百多人,時機相對較為成熟,而校友主要集中在本澳,且很大部份人均在博彩業工作,因此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語言和話題,經過各方的努力最終成立了第一屆校友會。我們之所以有回饋母校及貢獻社會想法,就是因為何鴻燊博士常常講『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一句說話。校友會的成立,就是為我們架起了校友與母校溝通的橋樑,也建立校友們之間的信息及聯絡友情的平台,同時亦利用我們在博彩業的經驗及專業知識為特區政府出謀獻策。


我們成立校友會的目的主要是:弘揚愛國愛澳精神,致力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因為身為中國人應熱愛自己的祖國,了解自己的國家,然後才懂得如何幫助國家,融入到國家當中真正成為國家的一份子,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而我們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人長期受西方文化影響,因此可作為橋樑使東西兩種不同的文化能融會貫通,昇華至另一境界;推動校友及學生關注社會民生議題,參與推動澳門社會和諧健康發展。澳門人自澳葡時代起除了對部份重要民生議提感到興趣外,基本上可謂政治冷感,但隨著澳門回歸祖國,澳門人開始當家作主,我們亦應改變過往心態,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共同構建和諧與健康的社會,為我們的後代創造優良的成長環境;聯繫校友與學生之間交流,增強學院與本澳及內地團體之聯繫。如前面所述,由於學校成立之初畢業生人數較少,但經過十多年的成長,很多當年的學長如今己是本澳知名大機構的高層管理者,藉著這個平台,學長們能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及人生哲理教授給後輩,同時透過相互交流亦能令學長了解年青一輩的心態及面對的問題,亦可通過這平台與其它大專院校交流增進了解;舉辦對會員有意義的學術、文康、交流活動。為了提高會員的學術修養以及生活質量,我們通過這個平台舉辦不同的活動從而增加會員之間的凝聚力及社會影響力,向社會產生一種正面的訊息。

 


*十年磨一劍~校友會的誕生

 

818對於中西創新校友會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她不但向外宣示中西創新學院終於有了一個連繫著學子與母校的平台,同時亦體現了一眾校友希望建立一個以團結歷屆校友為基礎,凝聚一股正能量為澳門社會盡一分力發一分光的決心。


猶記得2014年畢業之時,一班同學經歷了四年的專業訓練,除想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上外,同時亦希望建立一個平台以利日後各屆校友能共聚一堂,在社會經驗或生活上多交流溝通,因此有同學建議成立一個校友會作為平台,這一建議獲得多名同學的積極的回應,但要從何著手?第一步要走向何方呢?這一問題不斷困擾著我們,後來有同學提出將有關構思向霍啟昌院長提出,說不定能得到校方的支持,結果出乎意料,此構想不但得到霍院長大力支持,在成立之初還提供財務上的支援,亦替我們聯絡了一些學長如陳燕琳女士、區耀基先生、方錦鵬先生及朱錦漢先生等加入籌組委員會,為校友會的成立積極參與出謀獻策,同時將這一構想告知校監蘇樹輝博士,遂有了2月18日假陸軍俱樂部與蘇博士與霍院長及其他籌委一同進餐這一幕,席間籌委會向兩位滙報了籌組進度及所遇到的困難,蘇博士隨即提出許多可行建議,表示校友會成立之日,將為我們在此處舉行大型慶祝活動,這便是818的由來。席間校友蘇文傑先生展示了「四海共聚、中西交融、同舟共濟」為理念設計的「船舵」造型會徽,希望蘇博士及霍院長作出評鑑,兩位亦認同設計外型及其背後的理念。最後在霍院長的支持下,有籌委更大胆提出邀請蘇博士出任校友會永遠榮譽會長,豈料此提議竟獲蘇博士一口答允,這頓飯使與會者均喜出望外,同時亦增強我們成立校友會的信心。


2016年5月26日於中西創新學院禮堂內舉行了首屆會員大會,在這三個多月裏,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波折,在多個政府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從校友會的命名、會章的創作、以及刊憲的過程,使我們學懂了不少知識和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把四年大學生涯學到的技能也應用到實際當中,雖辛勞但覺歡欣。另一件值得回味的事,在籌組的過程中,我們陸陸續續聯絡了一些歷屆校友,他們均是在學院曾經舉辦過大型慶祝活動的主事人,如徐世榮先生及洪秀秀小姐等,當我們向其提出有關構想時,均獲對方善意且積極的回應,校友會的成功創立,除蘇博士及霍院長的大力支持外,校友們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實在不可或缺。
回顧中西創新學院舉行會員大會至今兩個多月裏,我們拜訪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機構及團體,例如中聯辦,我們獲邀在中聯辦內與洪波處長會面。洪處長表示,中西校友會第一屆領導層有朝氣,奮發有為,有經驗,有理論及實踐,對未來工作安排思路清晰明確。同時鼓勵我們博彩從業員積極進修,努力裝備自己,爭取向上流動。接著我們亦拜訪了澳大校友會,主席區秉光博士及理事長葛萬金先生熱情接待,葛理事長介紹澳大學校友會成立十八年來的發展路程及會務工作,將寶貴經驗與我們分享,同時希望與本會合作開辦一些與雙方校友有關之活動。兩次拜訪均使我們獲益良多,而相關拜訪活動亦獲本澳主流媒體報導。


2016年8月18日創會慶典晚宴當日,歷屆校友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度,均出乎我們預料,酒會可謂座無虛席。席間蘇博士贈與我們校友會的座右銘:「人需擇善固執,不應隨波逐流」。深深的烙印在毎位與會者心內,同時亦成為校友會往後處事的準則,對於當初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未能參與校友會事務者,使我想起了胡適先生的一句話「成功不必在我,成功當中有我」。

 



中西創新學院多位校友曹雪峰、黃永浩、蘇文傑及亞杜有兩篇文章都被刊登在“澳門博彩”月刊中,他們都是資深的博彩從業員,利用豐富的工作經驗作出專業的分析,得到教授的認同。節錄曹雪峰、黃永浩、蘇文傑三位校友被刊登在“澳門博彩”月刊的文章“澳門博彩業員工激勵研究”其中一段,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可在第八期(第4-14頁)參閱全文。


「博彩業作為服務業的其中一員,它與一般服務業在本質上既有相同亦有差異。


相同點:
(一) 無形性:博彩業是接待業的其中一員,與有形產品不同,服務在購買之前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聞不到,(Kotler & Philip,2006)在投入博彩之前,你只會被它的廣告、週邊硬件所吸引,例如豪華的酒店大堂(大部份娛樂場均設在豪華酒店內)和種類繁多的飲食娛樂設施,因而進入。
(二) 不可分割性:在大多數接待業服務中,服務者和顧客在交易發生時,必須同時在場,顧客與僱員的直接接觸構成了產品的一部分,(Kotler & Philip,2006)在娛樂場可能有富麗堂煌的裝修和合適的博彩氣氛,但如果因庄荷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態度惡劣或服務疏忽,例如殺錯或發牌出錯等,從而影響了整個博彩過程的流暢度,便會令顧客給予娛樂場一個不好的評價。
(三) 變動性:服務是高度易變的,服務的質量與提供服務的人員、時間和地點密切相關。引起服務變動的原因有很多,服務的生產與消費是同時進行的,這使質量控制變得很難操作,需求的波動使服務高峰時間裏產品質量難以保持一致(Kotler & Philip,2006),例如同一庄荷在同一賭枱,服務同一顧客而服務質量亦會因時間或心情的不同而大打折扣,如輪返晚班時因睡覺狀態欠佳而導致服務質量下降,或因生活上遇到一些不順心事而影響工作表現,也會為娛樂場帶來負面的評價。
(四) 易衰敗性:服務是不能被儲存起來的,一個有100間客房的飯店,如果在某一天晚上只銷售出60間,是不可能把沒有銷售出去的40間客房儲存起來留待次日銷售的,(Kotler & Philip,2006)同樣原理亦可應用在娛樂場場,假若一間大型娛樂場擁有500多張賭枱,而因為客源或人力資源等因素經常營業的賭枱只有300多張,而剩下的200多張賭枱卻不能儲存起來留待明天,同時由於毎張賭枱無論營業與否需按月向政府繳稅,因此該批閒置的賭枱便會為娛樂場帶來損耗。


差異點:
(一) 博企與顧客間利益對立性:與一般的服務業不同,一般服務業是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服務供應商必定有利可圖,而娛樂場與顧客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零和遊戲,要麼利潤歸娛樂場,要麼利潤歸顧客,當顧客獲得利潤時,娛樂場便面臨損失,但長期來說顧客赢利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二) 行業對笑容要求的特殊性:博彩業與一般服務行業另一不同之處是,一般的服務業要求員工在提供服務過程中,都必須面帶笑容,但博彩從業員必須因應當時的客觀情況作出適當調節,例如在顧客赢錢時可給予親切的笑容,但當顧客輸錢時必須嚴肅,假若當顧客輸錢時仍面帶笑容,必定會引起顧客的強烈不滿,同時帶來責難。
(三) 遊戲的安全性(公平性):博彩業不像其它服務業一樣,可按顧客的要求作改動,例如你進餐時可要求餐廳對菜式作出任何調配,但由於博彩遊戲涉及賭場安全維護,因此便有一套嚴格規則要顧客遵守以保護賭場方面的權益,而隨著賭權開放競争日益激烈,某些娛樂場亦不得不放寬相關規則,以增加顧客耍樂時的趣味性,但亦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娛樂場的營運風險。
(四) 學歷及文化特性:一般的服務行業在本地人力資源不足情況下可向政府輸入外勞,因而令企業人資質素方面有一定保證,例如當本地招聘不到合資格員工時,可在東南亞其他地區招聘高學歷人士,而不需要降低入職要求。但博企便不能做同樣的申請,因為賭權開放之後,賭場急速發展,與其他服務業一樣,博企庄荷人手嚴重短缺,但礙於法例要求,庄荷不可輸入外勞,因此賭場為了解決庄荷職位空缺,只好將入職要求降低,導致大量低學歷人士進入博彩業。
(五) 年齡、經驗及個性:賭權開放前入職賭場做庄荷都要求中學畢業,所以當時庄荷年齡都會比較成熟,於是他們容易理解客人心理,清楚自己是作為服務業的角色,一般都不會同客人有正面衝突,而有一些經驗庄荷,更加容易觀察客人特徵,得知客人是那一類客人,還是一些在賭場從事不法勾當的人士,因而他們與客人溝通都會比較理想。但開放後,人力資源短缺,賭公司聘請了大量十八歲左右年輕人,及想轉職做賭場的中年人士,而這些年輕人因心智未成熟及沒有賭埸工作經驗,會因為心情不快或個人行為修養,所以容易同客人有爭執,但最嚴重的事,是不法之徒利用這個機會,在賭場進行不法行為,例如是窩注或盜竊,使公司損失。」
另節錄筆名亞杜校友被刊登在“澳門博彩”月刊的文章“娛樂場中場客人消費模式”其中一段,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可在第七期(第60-70頁)參閱全文。


「文中主要分析在娛樂場中場耍樂的客人的消費模式,而被挑選作實地研究的XX娛樂場是澳門賭權開放後開設的其中一家娛樂場。從客人進入XX娛樂場消費的一刻開始,透過觀察,記錄客人在娛樂場的賭桌上所消費的金額大小以及消費時間等,然後用統計軟件分析相關的資訊,作為市場研究的考量因素。雖然有關數據只來自一家娛樂場,但分析結果對其它娛樂場亦有參考作用。……從上述經spss統計軟件分析出來的統計列表可以觀察到,在130位客人中,男性客人的最高投注及平均投注比起女性客人高出1倍或以上,但持續賭博的時間則女性較男性高大約1.5倍,常客逗留在賭枱的時間比非常客也稍高1.4至1.5倍。鑒於客人的性別之間及類別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不大,在推廣宣傳的時候不需要特定著重在這兩個層面上,因為賭場收入=平均投注*時間*毎小時局數*賭場佔優率,即客人的平均投注額和持續賭博的時間均會直接影響賭塲收入。在遊戲種類方面,百家樂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遊戲,佔超過一半的比例,而廿一點及骰寶所佔的比例則沒有太大差異;其中廿一點的客人主要為常客,骰寶主要為非常客。年齡層方面,由於客人以30至50歲者居多,佔全部客人的80% 而且這個年齡層具有相當強的消費能力,因此建議賭場宣對象以30至50歲的客人為主。在遊戲推廣方面,建議多給客人解釋遊戲的規則,特別是一些技術性的遊戲如廿一點,以吸引更多的客人選擇在該遊戲上耍樂,因為廿一點遊戲的賭場優勢是遠高於百家樂及骰寶遊戲的……在周邊地區相繼宣佈發展博彩業情況下,澳門的博彩行業必須面對來自區內的挑戰以及更激烈的競争,尤其是在貴賓廳巿場上,但對於中場巿場而言,不少學者認為以貴賓廳巿場為主導的本澳博彩業並不能持久,並相信三至五年後將會飽和,轉為以中場作主導(曾忠祿,2008)澳門背靠著中國內地這個龐大巿場,澳門的博彩業仍相對其他博彩城巿或者正在計劃發展博彩業的城巿具有一定的優勢,隨著金融海嘯蒸發豪客資產,加上內地收緊信貸限額,娛樂場的貴賓客明顯減少。另一方面,內地正計劃擴大到港澳自由行的城巿,中場客亦必將會增加雖然中場收入的上升彌補不了貴賓廳收入下跌的損失,但長遠看來,中場與貴賓廳收入的距離將會收窄,從而促使賭場營運商改變巿場策略。增加各種元素吸引中場客到訪,增加博企的非博彩項目收入,這樣,反而更有利澳門博彩業的健康發展。」

(以上兩篇文章存於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網站內)
“澳門博彩業員工激勵研究” http://libdigital.umac.mo/was5/digital/moinchipaView.jsp?id=31437
“娛樂場中場客人消費模式” http://libdigital.umac.mo/was5/digital/moinchipaView.jsp?id=20128



 

  本社團的中文名稱為「中西創新學院校友會」,中文簡稱「中西學院校友會」。

  首先,介紹中西創新學院;它是由全國政協澳門委員蘇樹輝博士及港澳教育界和工商界知名人士於二零零一年為適應澳門回歸、祖國入世新形勢而創辦,並於同年八月二十七日成為澳門特區政府認可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

 

 

  中西創新學院校友會於2016年得到全國政協澳門委員蘇樹輝博士及中西創新學院大力支持,正式成立。

  本會密切的聯繫校友及學生之間交流,致力參與推動澳門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我們希望本校友會在中西創新學院的日後發展中,可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擔負好多好多服務、工作並以「我們的校友」為核心的圍繞我們與中西創新學院之間、我們與澳門社會之間、我們與祖國之間的連繫、交流、發展......

  期待校友們的參加,立即聯繫我們並一起搞好本會!

 

 

 

 

 

 

 

 

 
地址:澳門宋玉生廣場255號中土大廈8樓
Alameda Dr. Carlos d’Assumpção No. 255 China Civil Plaza 8- andar, Macau